行政区划
全市辖太平、城东、城西、城北、横峰5个街道,泽国、大溪、松门、箬横、新河、石塘、滨海、温峤、城南、石桥头、坞根11个镇,97个社区[居]委会,847个行政村
太平街道
太平街道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温岭市中部,是温岭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连城东街道,南邻城南镇,西与温峤镇接壤,北与城西街道相连,地域面积34.7平方公里。省道泽坎线穿境而过,距黄岩机场25公里,甬台温高速公路11公里,海门港45公里。于2001年2月撤镇设街道,现辖14个社区居委会,19个行政村,共有常住人口10万余人。
东有五龙山,山脊有一巨岩巍然耸立,孤峰无凭,酷肖美人,称之为石夫人峰,是温岭最引人入胜的景观之一;南有梅花庵,古称花山,抗战期间,温岭中学亦迁此办学,故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现建有太平老人康乐山庄公寓,为老人颐养天年的安居场所;西有十景坑、十八道地、虎山公园为主要景区风景线,西北有北山森林公园、三清观等;市区有东辉阁、文沁公园、街心公园、东辉公园、锦屏公园为主要景点。众多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与现代化的城市建筑融为一体,太平城市形象更趋立体丰满。
城东街道
城东街道地处温岭城区东部,辖区面积42.6平方公里,现有户籍人口5万,外来新民逾3万,下辖44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城东也是温岭经济开发区所在地,随着经济强市、中等城市、文化大市建设的不断推进,一个崭新的新城东宛然矗立。
城东是座开放型的新城。自2001年街道成立以来,坚持实施“城市中心区,商贸核心区”战略,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发展以现代物流、餐饮休闲、汽车4S店为标志的三产服务业,以及电子、泵与机电、鞋革、厨具、汽摩配件等支柱产业。城东已培育出“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各1件。
城西街道
城西街道位于温岭市区西大门,全街道总面积18.8平方公里,人口2.4万。2011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5763万元,规模工业企业总产值29.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6573元。
城西街道依托城市新区加速推进的历史性机遇,加大征地拆迁力度,加快重点项目工程建设。如市行政服务中心、市会展中心、市医疗中心、三心美德等一批公建项目已落户城西;开元小区、佳园西区、港源华庭、川城小区、西溪山庄、西子花园等一批高品味现代商住区已先后建成或开工建设;银泰城综合体、九龙湖湿地公园、民泰商业银行、七星云顶酒店、乾宫精英娱乐会所、环球壹号酒店、宝马、丰田4S店等一批三产项目不断引进。此外,规划中的五洋小区、商业水街、超高层五星级大酒店、市文化中心、市博物馆等重点项目也即将在城西扎根。随着城市综合体等一批重点项目的规划落成,城西街道城市形象不断丰满,并将成为代表温岭城市化最高水平的核心区块。
城北街道
城北街道地处温岭市城区的北大门,境内地平河畅,水陆交通便捷,大石一级公路、泽太一级公路、省道泽坎线穿境而过,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商贸之城、鞋业之都”。街道总面积12.2平方千米,下辖16个行政村1个居,常住人口约2万人,外来人口逾10万。2012年,市政府召开筹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确定了台州第一技师学院新选址——城北街道。
横峰街道
横峰街道位于温岭市中心区北侧,东临城东、城北街道,南与城西街道交界,西接温峤镇,北接泽国镇。境内平原沃野,河网交错,连接甬台温高速公路的一级公路穿境而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2001年10月撤镇设街道,辖内面积15.9平方公里,下辖27个行政村,常住人口3万,外来人口15万,是浙江省著名的鞋乡。
改革开放以来,全街道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现代化建设步伐大大加快,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6.2亿元,其中规模上企业总产值19.4亿元,同比增长15.3%,完成自营出口6184万美元,同比增长31.7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41亿元,其中工业性投入2.4亿元;三产服务业增值6.067亿元,同比增长11.9%;人均收入15194元。横峰已成为温岭市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极之一。
泽国镇
泽国作为全国第一家股份合作制企业的诞生地,素有“台州商埠”之称,是全国第三批发展改革试点城镇,国家建设部小城镇建设试点镇,浙江省首批中心镇和小城市培育试点镇。201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13.9亿元,财政收入8.7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578元。104国道和76省道及两条在建一级公路在此交汇,台州主航道月河穿境而过,水陆空交通便捷,工商贸发达,位于甬台温经济区“台州金三角”的腹地,起着东西逢源、南北策应的纽带作用。全镇区域面积63.2平方公里,辖97个村居,户籍人口12.69万,常住人口超过26万。泽国镇是国家建设部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小城镇建设科技示范镇、省城镇体系规划中的小城市、浙江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更是全国第一家股份合作制企业诞生地。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七纵五横”的道路框架基本建成,中心区形象不断丰满,初步形成了泽国、温岭城区、铁路新区组合协调、城乡一体布局的城市化发展格局。泽国镇建成区面积也从9.5平方公里扩展到13平方公里。台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温岭汽贸商务城,华东机床配送中心,泽国东南机床城,五星级大酒店等重点项目的相继开工,泽国镇公共自行车服务的落成与温岭市区公共自行车服务联网,也更加促进泽国镇走向小城市发展的新辉煌。
大溪镇
大溪位于浙江省温岭市西北端。东毗泽国,南邻温峤,西接乐清大荆,北交黄岩、路桥,是台州市与温州市的交接处,距温岭市区14.5公里。镇区面积129平方公里,辖5个管理区,110个村(居)。常住人口12.1万人,外来人口16万余人。镇是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小城镇试点单位,国家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全国重点镇、浙江省中心镇。并荣获“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中国水泵之乡”称号。
大溪境内三面峰峦环绕,中东部为河谷平原,间有小丘数点,水网交织,水陆交通极为便捷。唐有台温驿道,今104国道穿境而过,甬台温高速公路设有互通立交道口,一级公路直达市区,甬台温铁路设站利岙村,是台州南部交通枢纽。
历史文化名胜古迹较多。有周徐偃王城,唐、五代古陶窑址、古驿道、古墓、宋明贤人古迹等多处,现代有革命志士、经济学家、书画家等多人。风景名胜有方山、南嵩岩、狮峰,还有太湖山、紫莲山、五峰莲台、流庆寺、翁山三瀑等悬崖奇峰、深谷飞瀑、古刹洞天,名闻遐迩。
2013年8月29日,世界500强乐购超市与台州新时代环球影城同时入驻大溪镇豪成贝利商业广场,可以预见,未来,大溪人民将在一个宽敞又时尚的空间里,享受到与市区无异的购物与娱乐,大溪全新的商业中心指日可待。
  • 大溪老街
  • 高速公司大溪站
  • 方山—南嵩岩景区
松门镇
松门镇地处浙江东南沿海,是全省136个中心镇、台州市首批中心镇之一,也是温岭市“一个中心,五大区块”格局中的东南区块中心。现镇域面积89.6平方公里,辖62个行政村、7个居委会。2011年末,辖区人口9.2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6.56万人,城镇化率70.7%。松门镇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先进单位、全国文明村镇建设先进镇、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乡镇、省级文明镇、省绿色小城镇、省级卫生镇、省教育强镇等荣誉称号。现为浙江省中心镇。 2011年农(渔)业总产值20.08亿元,人均纯收入16250元。
松门镇是浙江的渔业重镇,区位优势比较明显,东部靠海,拥有礁山港、龙门港、南港、弹涂岙港等多座优良避风港,其中礁山港是我市唯一的对台贸易港,龙门港是天然的深水良港。海洋捕捞、海水养殖业较为发达,拥有钢质渔轮390只,浅海滩涂养殖面积达到3.4万亩。松门白鲞、虾仁、泥蛏、墨鱼干闻名遐迩,畅销中外,素有中国“白鲞之乡”、“泥蛏之乡”之称。工业经济基本形成了以船舶修造、水产品加工、机械流水线制造、塑胶化工、建材等行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建有4个工业园区,其中松寨村是全国最大的船舶修造村,已建造多艘1万吨级以上的集装箱货轮,创全国乡镇之最。浙江松门水产品交易市场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水产品交易市场,年交易额达28.3亿元。松门镇是“民主恳谈”的发源地,并在温岭市率先推行了“党代表常任制”,“先锋论坛”被誉为党内的“民主恳谈”。
  • 松门水产品批发市场
  • 船厂
  • 洞下沙滩
箬横镇
箬横镇地处浙江东南黄金海岸线,位于温岭市东部,是全国闻名的“大棚西瓜之乡”、“编织帽之乡”、首批全国文明镇、浙江省第二批中心镇。全镇区域面积115平方公里,辖108个行政村、6个居委会,现有户籍人口14.6万,外来人员3万多。并先后获得浙江省绿色小城镇、浙江省首批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强镇、省村镇建设现代示范镇、省教育强镇、省体育强镇、省卫生镇、省生态镇、省东海文化明珠等称号。2011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87.65亿元,财政收入2.4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805元。
箬横镇现有建成区面积8平方公里,建成区居住人口达6万多,建成横滨大道、箬横大道、箬兴路等路网,相继完成了镇行政中心、民泰商业银行大楼、文乐公园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鑫日苑、横滨小区、金色家园、阳光华庭等楼盘顺利开发,镇第一垃圾中转站等城镇配套逐步完善,城市功能全面提升。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整镇推进”工程纵深推进,建成省级示范村3个,新农村整治覆盖率达到83%,中心村建设步伐加快。
箬横既是温岭市的农业重镇,也是温岭东部的经济中心。改革开放20年来,勤劳聪慧的箬横人民在党和政府的带下,自加压力、负重拼搏、励精图治、开拓进取,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逐步形成了以玉麟西瓜、西兰花、紫菜、大棚蔬菜等为主体的效益农业发展模式;以草编、汽摩配件、糖果、石雕等为支柱产业的工业经济体系;交通、电力、通讯、卫生、教育等各项社会事业亦正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 箬横街道
  • 箬横镇中心小学
  • 箬横镇贯庄
新河镇
新河镇属省历史文化保护区,浙江省第二批中心镇,位于温岭市东北部,辖86个村6个居,12万人口,行政区域面积71.4平方公里,是温岭五大区块之一,也是温岭“金十字”城市框架重要组成部分。
新河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是南宋爱国诗人戴复古的故乡,境内有“最具特色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世界地质公园长屿硐天,国家级文保单位闸桥群,浙江最大钢铁物流基地下张钢铁市场,“乡村名校”、省一级重点中学——新河中学,台州市南方肿瘤治疗中心——温岭市第二人民医院。有1670多年历史的古刹崇国讲寺以及金清大桥、戚公祠、文笔塔、烽堠遗址、锦鸡山摩崖、张元勋故居等多处名胜古迹,是浙江省旅游强镇。
新河镇先后被授予“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省文明镇、省“东海明珠工程”先进镇、省教育强镇、省体育强镇、省卫生镇、省绿色小城镇、省科普示范镇等荣誉称号。现为浙江省中心镇。2012年,全镇实现规模上工业总产值20.5亿元,财政总收入2.3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930元。
  • 金清大桥
  • 新河中学
  • 岙里村甘蔗种植
石塘镇
石塘镇,中国大陆21世纪新千年曙光首照地,是浙江省渔业重镇,全国著名渔业乡镇,全国特色旅游景观名镇和浙江省旅游强镇。
地处浙江东南,由原石塘、箬山、钓浜三镇合并而成,区域面积28.47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58.6公里,常住人口7.3万。石塘镇是浙江省渔业重镇、全国著名渔业乡镇,拥有各类船只1600多艘,常年水产品总量30万吨,拥有国家一级渔港——石塘渔港。
石塘镇更是温岭的一张旅游金名片,阳光沙滩、海韵石秀,素有“画中镇”之称。石塘石屋独具特色,其楼房皆依山傍海,以块石垒筑,高低错落有致,石屋、石街、石巷、石级,以融合天工之巧和人工之妙的特色闻名遐迩,被人们誉为“东方的巴黎圣母院”,也成为中国美院写生基地。大奏鼓、扛台阁、石塘小人节等民俗文化古老而富有风情,海洋剪纸、船模、贝壳画等民间工艺独特且历史悠久,其中大奏鼓、七月七小人节相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随着石塘沿海绿道的建成以及曙光新城和石塘半岛旅游区的建设,石塘正在实现着成为东海边上新兴的国际旅游度假区的伟大目标。
  • 石砌建筑
  • 海港大桥
  • 千年曙光碑
滨海镇
滨海镇位于温岭市东北部,地域面积58平方公里,辖60个村居,7.3万人,是温岭市东部沿海产业集聚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滨海镇交通区位优势显著,东部疏港公路75省道、石松一级公路、沿海高速公路、台州新机场规划轻轨等多条高等级通道贯穿该镇,将成为台州乃至浙江东部的交通枢纽。近几年来,滨海镇先后获得了中国大棚葡萄之乡、中国三大乡镇造船基地之一、中国建筑之乡重镇等称号,创建了省教育强镇、省体育强镇、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强镇、省级生态镇、省级科普示范镇,被命名为“省东海文化明珠”。
2007年滨海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1亿元,财政总收入8479万元,增幅列全市前茅。滨海镇党委、政府大力实施工业强镇战略,规模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华太建设集团位列台州市建筑业十强企业第四,利欧股份和明华工贸跻身全市企业前十强,其中利欧股份为温岭首家民营上市企业。造船基地建设不断完善,造船业发展如火如荼,产值居全市第二。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全镇已形成葡萄、蜜梨、西瓜、青蟹、海沙蚕、蛏苗等六大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培育了“滨珠”葡萄、“喜梢”蜜梨等一批知名农业品牌。
  • 滨海镇风貌
  • 进士第
  • 滨海镇风貌
温峤镇
温峤镇位于温岭市西南部,东邻太平西濒乐清,一面靠海三面环山,镇域78.8平方公里,辖45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常住人口6.2万。温峤镇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千年古镇,始建于晋代,唐时称海峤,北宋时称峤岭镇,元明清时称温岭街,1930年改称温岭镇,1951年改名温峤镇。历史上,温峤有一条水陆贯通的古道,史称“温峤岭”,温岭市市名也源于此。
境内山明水秀,气候怡人,拥有中国第一的江厦潮汐电站、省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温岭街、古树名目繁多的江厦省级森林公园、始建于唐咸通年间(865年)的明因讲寺、楼旗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石犁石斧、琛山出土的西周青铜器蟠龙大盘等诸多历史见证,皆体现出温峤深厚的文化韵味。
2007年新增500万以上规模企业19家,其中超亿元企业1家,全镇规模企业总数达到61家,实现产值18.98亿元。工业集聚点快速推进,江厦工业集聚点建设进展顺利,6家企业投入生产,青屿工业集聚点有5家企业入园,南北并进的工业格局初步形成。区域特色产业形势喜人,全镇现有工量刃具生产企业300多家,产品质量日益提升。2014年,浙江首家民营“飞机4S店”将落户温岭市工业园区,位于温峤镇境内。
  • 温岭街
  • 温峤镇
  • 明因讲寺
城南镇
位于温岭市南部,东濒隘顽湾,南接玉环县,镇域面积109.29平方公里,辖76个行政村,人口7.5万。 城南交通便利,76省道、吴坑县道贯穿境内,泽太一级公路复线(城南段)已建成通车,76省道复线和台州沿海大通道(城南段)正在规划建设中。城南山清水秀,寒坑龙潭风景宜人,引得八方游人纷至沓来。城南物产丰盛且富有特色,是“中华名果”——温岭高橙的主产地,高橙种植面积5000多亩,被誉为 “中国高橙之乡”。锯缘青蟹、玫瑰露水蜜桃等一批名优特色品种远近闻名,行销各地。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效益农业。通过近几年的努力,该镇已初步形成粮食、水果、瓜菜、畜禽、水产和花卉六大农业产业链。新建横山殿嘴头塘1500亩水产养殖园区,通过省级无公害养殖基地验收。全镇海淡水养殖面积达8800多亩。“明圣”牌温岭高橙、“明圣”牌玫瑰露水蜜桃和锯缘青蟹育苗技术先后荣获浙江省农业博览会金奖。拥有“龙王”牌水产品、“明圣”牌高橙、“绿屋果蔬”3个农业特色品牌,温岭高橙和城南乌鸡2个产销合作社。另外城南镇正在利用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大力开发农家乐、海鲜楼,其中有名有舍得农庄、城南海鲜楼等。
  • 桐岭水库
  • 寒坑龙潭
  • 珠琴别墅
石桥头镇
石桥头镇位于温岭市东南部,离市中心9公里,省道林石线穿境而过,交通便捷,全镇区域面积27.05平方公里,辖27个行政村,352个村民小组,人口28043人,9961户。全镇共有耕地14852亩,其中水田12130亩,旱地2722亩,标准农田8721.2亩,拥有高标准海塘2050米。2011年,全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4.38亿元,同比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12310元,增长12.11%。
石桥头镇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主攻方向,农业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建成万头养猪场、30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800亩葡萄基地等10大优质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形成蔬菜、葡萄、西瓜、红薯面、肉猪、家禽六大农业主导产业,07年新发展了3家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农无花果专业合作社、下洞桥杨梅专业合作社和石桥水果专业合作社,新注册了“绿沙”牌野鸭蛋、“铭健”牌无花果、“红漫山”牌杨梅3个农产品商标。农业逐步走上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之路。工业上已基本形成铸造、机械、化工、建材四大支柱产业,市中发精密钢件有限公司产值上亿。下宅吴、咸田、土坦三大工业集聚点集聚效应逐步显现。2007年实现工业产值7.48亿,其中规模工业产值4.69亿,占62.70%。
风俗主要有每年的元宵节花灯游行踩街活动,请出河岙庙(杨府庙)的佛像,由4人抬矫出游,每家每户放烟花迎接庆祝。
  • 石桥头镇
  • 无花果种植
  • 石桥凿纸
坞根镇
坞根镇位于浙东南乐清湾畔,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二师的诞生地,被誉为中国东部的“延安”。三面环山、一面濒海,生态环境得天独厚,景点有“大岩头”等。奇峰林立,青松苍劲,海湾粼粼波光、渔帆点点,宛如立体画廊。
坞根与国家沿海高速公路,104国道、省道短距离衔接,距离35公里的民航机场开通了广州、深圳、上海、北京等地的十多条航班,距离50公里的海门港有开往香港、日本等地的定期航线,东海岸的礁山港是国家批准的对台贸易港口。区域面积34.32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总人口2.53万。境内海岸线全长10公里,拥有温岭第一的深水良港和世界第三、中国第一的江厦潮汐能发电站。享有“温岭草鸡之乡”、“鲈鱼之乡”、“海上大牧场”等众多美誉。
坞根镇2011年工农业总产值为15.55亿元,比2006年增长159.2%;财政总收入1617.4万元,地方财政收入711.7万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212.2%和291.0%,农民人均纯收入11539元,比2006年增长114.5%。
  • 坞根街道
  • 烈士陵园
  • 坞根草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