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温岭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夏、商、周为东瓯地,秦属闽中郡,汉属会稽郡,三国属临海郡,东晋分属临海郡、永嘉郡。唐至明代为台州之黄岩、温州之乐清二县,明成化五年(1469年),置太平县(县以境内太平岩得名),属台州府,治所设太平乡泉溪。成化十二年,温州府乐清县之山门乡、玉环乡,划归太平县。民国三年(1914年),因与山西、四川、安徽等省的太平县同名,改以县西温峤之别称“温岭”为名,称温岭县
历史纪要
•夏、商、周三代,邑境属东瓯地。
•春秋及战国前期属越地。战国时楚灭越,属楚。
•秦代属闽中郡。
•汉初属闽越。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立东瓯国,邑境为其封地,都城可能位于现在的温岭大溪。汉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东瓯国举国内迁,地废。建元六年,为东越王封地。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为回浦县地,属会稽郡。
•三国时,属吴国临海郡。
•东晋时,邑境分属临海郡之临海、永嘉郡之乐成二县地。
•隋朝时,邑境分属临海、永嘉二县地。
•唐朝至明成化四年,邑境分属台州之黄岩、温州之乐清二县地。
•明朝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建县,以境内有太平山称太平县,隶属台州府。
•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邑入清朝版图,沿明制。
•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因与山西、四川、安徽等省的太平县同名,故取县西温峤岭之别称“温岭”为县名,称温岭县。
•1949年5月28日,温岭解放,6月29日成立温岭县人民政府。
•1994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称温岭市。
出土文物